2015年12月13日,南医大护理学院分团委15级1班8人来到了秣陵敬老院,还未走近,就看到了远远挂着的红灯笼,左右摇晃着,如我们的心情一般,激动跳跃。
进入敬老院后,首先看到的老人的活动室,里面已经有不少的志愿者了,并且大部分都有人陪,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在义工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得知并不是所有老人都在活动室,有些老人在后面的寝室,餐厅里。于是我们就踏上寻找孤单老人之旅。
转过一楼,二楼的爷爷,奶奶的房间,我们发现里面要不就是已经有人陪了,要不就是房门紧锁,就在我们失望的时候前方走来一个爷爷,看似从活动室出来的,我们就顺势打了声招呼,然后爷爷就说:“如果你们想跟我走走,就上楼吧”。终于有老人开口让我们陪他了,我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二话不说就跟上去了。爷爷来到了他自己的房间,一看门口没有爷爷的照片,不知道爷爷姓什么呢,便开口问了“爷爷,您姓什么呀?看门外贴的照片也不是您呀”“我姓王”随手还给了我们一张名片(王德全)“呀!爷爷真巧,我们中有两人姓王呢”“哦哦,原来是老本家家”。
一阵寒暄后,我们进入爷爷的房间,一眼看到的便是电视和床旁边桌上的爷爷亲自手工制作的花,其次是置于房中间的盆栽(那是爷爷刚买不久的),之后爷爷坐下,打开了一本厚厚的杂志,我们惊奇的发现里面有雕刻的样本,各式各样,爷爷拿了一孔雀花样的样本(已完成一半了),雕刻给我们看,刀刀都十分有力道,一看就知道是经常雕刻的人。王爷爷让人感到惊奇的还不止这一处呢,随后在墙上,爷爷的手腕,甚至车钥匙扣上都发现了核桃雕成的小提篮,葫芦,珠子等,或成串,或成链,或散着,让人看了以后,特别自己也想有呢。爷爷说那都是他自己做的呢,以前在地里干活没时间,现在没有事情,做做这个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听了这句话觉得爷爷真是了不起呢。
我们都是好奇宝宝,都十分想知道这个这么小核桃到底是怎么变成小提篮的。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爷爷说“那我就现场做一个给自己的老本家,既然有两个就选年龄最小的吧”。说罢,爷爷就随手挑选了一个,戴起老花镜,拿起小锯子,锯了两个凹陷,磨砂纸/棒,不断加工,爷爷时不时衡量一下它的对称性,再修复,最后一步涂油,这样一个精致的小提篮几分钟内就诞生了。爷爷为了方便以后取下,特地用了有弹性的绳子。爷爷好有爱呢。
相处的时间就是这么快就流失了,怎么感觉就一小会,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爷爷要陪我们一起下去,送我们离开。就在走廊和大厅就神奇的发现,挂在墙上那些装过裱的雕刻画,爷爷的作品占了95%以上, 除爷爷的以外,大多数是剪纸。爷爷还要求我们来辨别剪纸和雕刻画的区别,我们大多无法判别。爷爷道出一句特精辟的话“雕刻的精髓就在于刻功,刻刀刻过的总有锋的存在”。
爷爷在这里的生活很是丰足,我们觉得真的是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了。
这两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也变得弥足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