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召开“对标公卫发展,推进学科建设”思想大讨论暨2018年暑期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班

发布者:学工办发布时间:2018-07-10浏览次数:720

对标公卫发展,创建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围绕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着眼于新一轮学科评估,我院于78-10顺利召开对标公卫发展,推进学科建设思想大讨论暨2018年暑期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班,此次研讨班从学习公卫发展经验、学科交叉融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析及指标体系研讨等方面入手,以讲座、交流、讨论等形式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学习。

此次研讨班以原副校长、公共卫生学院老院长王心如教授的一讲为开篇,围绕传承南医文化,坚定创新发展,开启新时代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新征程的主题,开展公共卫生学院发展经验专题讨论。他结合自身经历生动介绍了公共卫生学院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总结了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经验,针对知识网络时代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强调要咬定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奋斗目标,坚持新时代发展理念,传承南医文化,坚定创新发展。他深切体会到,师资队伍建设要用心培养、放心使用、诚心相待,一流学科要有一流本科教育;科研决定办学水平,体制机制决定成败,要形成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生态氛围;社会服务决定学科地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是建成一流学科的内生动力和先决条件。基于我院的现状,他提出三点建议: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力度,创造条件,打造氛围;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教师的科学研究需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巩固本科教育,培养动手能力强、科研水平强的护理应用型人才。

79日下午,研讨班邀请副校长李建清教授以“提高学科竞争力”为主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他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者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辩证分析了学科建设龙头下各占一翼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助力的关系;之后从五大要素解读如何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他深切体会到汇聚人才、凝练方向、钻研项目、创办基地和政策扶持对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科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最后,他对护理学科发展提出了二十字的建议:励志实干、规划策划、组织协调、沟通交叉、管理考核。



在听取了王心如教授和李建清教授的振奋交流后,各学系、中心、办公室就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710日上午,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班请来了研究生院副院长孙秀兰教授,为大家详细地解读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并就护理学科,研讨了评估指标体系的细则。她指出护理学科在支撑平台和科研项目两个指标上高于本学科的整体水平,但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和学科声誉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急需加强和提升。

为期三天的“对标公卫发展,推进学科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暨2018年暑期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班暂告一段落,各学系、中心、办公室在研讨中积极参加,认真思考,也在最后的总结阶段一一做了研讨汇报。最后,学院党总支书记林炜老师就此次研讨班做了总结。他指出经过三场讲座交流的思想碰撞,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倍感压力。对标公卫,我们要学习的是公卫二十年发展的精神,是具有高境界、宽胸襟、强凝聚、大开放和立团结的奋斗精神;找差,是看到护理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缓慢,全体教职工大局观上的薄弱,大数据分析与利用能力上的欠缺,科学研究项目、基地、成果覆盖上的缺位。针对护理学科的建设及发展,他指明四个思路:协同育人强质量,立足存量抓增量,千方百计寻合作,独树一帜做服务;并指出一条路径:深化改革,破阻立新。希望全体教职工在学院领导下,勇于改革,敢想敢干,为下一轮学科评估做足准备,为护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