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天使 | 胡慧敏:疫情?疫、情!

发布者:学工办发布时间:2020-02-15浏览次数:703

编者按:大幕初起的2020年本该是一个祥和的庚子年,但突发的疫情打破了生活原有的平静,拖住了众多归乡人的脚步,凝固了一张张舒展的笑颜。远方传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号角,召唤一位位医务人员奔赴生命的最前沿。

此时,战“疫”天使们需要的不是赞歌,但他们义无反顾的勇气、一往无前的姿态、逆行向前的背影值得我们记住。唯有记录,方能激励斗志!

2月12日起,官微正式推出战“疫”天使专栏,与大家一同了解护理人的战“疫”历程。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护理战“疫”天使——胡慧敏!

胡慧敏

护理学院2015届毕业生

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危重症专科护士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医务人员

胡慧敏曾说:“作为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在国家需要医护人员的情况下,自己应该冲在最前面。而作为一名危重症专科护士,我掌握专业的危重症专科知识以及相应护理技术。因此我想要借此机会,为湖北尽一份力。”

左一为胡慧敏

我的背后有我的家人和祖国

一个决定,

牵动的是一个家庭的心,

牵挂的更是十四亿人民的心。

哪里有逆行,哪里就有关心牵挂。

年前,胡慧敏就做好了回家过年的准备。在除夕前一天,她是开车回家的,但由于堵车,开了将近15个小时才到家。

当晚,胡慧敏便接到了征集志愿者支援武汉的通知,随后立即报了名。报名后立即买了第二天,也就是除夕最早的一趟高铁回无锡。回到无锡之后,她便立即准备行李,随时待命。而正因为医院后勤部门的完善准备,让她和与她同行的医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完备的医疗物品和防护用品。在大年初一晚上,就踏上了支援武汉的路途。     

平时工作中的胡慧敏(中间汇报者)

胡慧敏回忆,报名的时候,她是没跟家里商量的,也没怎么考虑。等名单确认之后才和家人说起,老公很支持自己。离开家的时候,母亲很是不舍,含着泪与自己告别;到了武汉后,自己收到了上大班的儿子发来的视频,那是他花了一天时间自学的吉他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她很是感动。

这一行,无数个瞬间,让她动容。无论是告知报名后,老公的默默支持,还是离开家门时,母亲的含泪送别;无论是临行准备时,医院的后勤保障,还是到达武汉后,儿子的真情流露。一路逆行,她牵挂的是湖北人民,牵挂她的是她的家庭和祖国。

我所期望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力

一份支援,

带去的不只是专业知识,

更是希望。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医护人员。

平时工作中胡慧敏,为同事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脉搏

胡慧敏是一名危重症专科护士,常年在呼吸科监护室工作。当被问为何想要决定出征湖北时,她说:“国家需要呼吸科的专业护理人员,而我正好符合,前去就是想尽一份自己的力,仅此而已。”

为病房消毒

“刚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情况确实不大理想。我们的到来减轻了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无论是来自生理上的压力,亦或是来自心理上的压力。到达科室后,我们首先从感控上面进行修正,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感控不做好极易造成交叉感染,不仅不利于病人的病情康复,也不利于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支援武汉的胡慧敏与患者在一起

在工作之余,胡慧敏也一直注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帮他们排解内心的压力。从踏进医院开始,从遇到第一位患者开始,她就用最专业的知识面对疫情,用最温暖的真情面对患者,用最坚定的鼓励面对同伴。她说:“作为一名奋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看着病床上患者们日益舒缓的表情,我的内心也很有成就感。”

对我而言,疫情更是疫、情!

一句感恩,融于言语、行为,

更融于血液。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无限真情.

支援武汉的胡慧敏与患者在一起

采访时,胡慧敏提到了两位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患者。她用最简短的语言描述的却是疫情之下最不“简单”的医患之情。

一位是70岁的阿公,因为病情严重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我对他印象深刻,原因是他一天都不愿意吃饭。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怕把病毒传染给医务人员。”胡慧敏回忆,因为阿公进食需要护士帮他脱、戴呼吸机面罩,一天三顿饭就需要脱、戴面罩六次,他担心会使病毒传染给护士的几率大大增加。

另一位印象深刻的患者是胡慧敏的同行,也是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她希望可以停掉她的药。因为她觉得自己是轻症,想把药留给更加需要的病人使用。

采访后记:胡慧敏用自身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和南丁格尔精神,她是许多南医逆行者的缩影!

疫情,更是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太多像胡慧敏一样的医护人员选择支援,用行动尽一份属于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有太多像阿公一样的患者选择信任,用行动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恩。这场战斗,展现的不只是医者战胜疫情的决心,更是疫情之下医患之间的真情!

供稿人/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摄影/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审核/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