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者:学工办发布时间:2023-06-14浏览次数:150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下一流课程1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线下一流课程:儿科护理学

课程负责人:崔焱

课程团队成员:董玲、唐慧婷、潘菲、李明芮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综合护理实践

课程负责人:许勤

课程团队成员:朱姝芹、刘扣英、张俊、汪璐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微天使夕阳护航”养老照护实践

课程负责人:鲁翔

课程团队成员:李现文、嵇艳、台红蕊、季明辉

 

 

课程简介:

线下一流课程:儿科护理学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人为本,厚植医德仁心,旨在培育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兼具职业素养、专业态度、大爱情怀及创新精神的儿科护理专业人才。

教学模式:开展新生儿疾病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师资团队借助成熟模拟案例进行教学导引和情境发布,采用结构支持性Debriefing,按照GAS框架引导反馈讨论,挖掘学习深度,同时,利用丰富的微课及操作视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结合思维导读、二维码答题、电子日志、主题研讨、论坛答疑等形式强化教学效果,拓展学习广度;并形成了线上、线下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客观、主观评价结合的全面多元评价系统。

课程特色:本课程在临床见习基地、模拟病房和高仿真模拟实验室三种教学环境下,围绕丰富、多元的病患资源、教育资源及设备展开,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及护理患儿的机会。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认知、技能和情感三大目标领域做好预习、观察、体验、练习及总结评价,激发对其团队沟通、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自主研学等高阶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理论向临床实践转化。与此同时,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理论教学环节融入儿科护理职业观及核心价值教育,通过在线平台的拓展学习资源和德育主题研讨,引导学生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综合护理实践

课程目标:本课程立足“人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循证导向”的HOPE教学理念,秉承立德树人的原则,以专业技能层面的岗位胜任,人文素质层面的职业养成,及自我成长层面的创新驱动为核心,融入思想层面的引领,培养适应我国全民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护理专业人才。

教学模式:围绕案例中病情的发展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通过线上MOOC,组织学生自学实践重点难点视频、工作示范和文献等资料;结合线下开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实践形式。融入循证思维、课程思政元素,兼顾理论分析与操作技能,并从理论、综合思维、技能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课程特色: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积极践行课堂翻转,突出以学为中心。打破内外妇产儿各专科护理课程的独立设置,以系统疾病护理全过程为主线,以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仿真模拟情境提供了符合临床实际的真实体验,在互动中促使学生综合所学知识、技能解决临床问题,强调知识整合和动手实践。教学中贯穿领导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健康教育、评判性思维等能力培养,同时自然渗透思政元素,引导良好的专业价值观。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微天使夕阳护航”养老照护实践

课程目标:本课程立足社会需求,围绕“国家战略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本课程围绕“三问”(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展开课程设计,构建“理论教学-实操训练-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以“立德树人,联系专业,强化实践”为中心的课程方案。在实践服务中加入“听老党员讲微党课”的内容,并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

课程特色:本课程源于对传统社会实践回顾,对非专业化志愿服务无法适应老龄化新形势的反思。依托“专业化老年护理志愿者”项目成果,以学生学习成效为设计出发点,力求产学研相结合,与社会养老机构、贫困地区建立合作,助力医学生成长,体现大学生服务基层、健康精准扶贫的社会担当,注重实践育人成效。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护理学院始终秉承“博学慎行 明德兼爱”院训,牢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使命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教育初心,坚持本科教育中心地位,建立WE-CARE教育教学理念第一批和第二批共获批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覆盖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5类课程。学院将继续以教学团队发展为基础,以数字赋能教学为支撑,以教学内容优化为核心,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手段,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打造更多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周茜 林玉华;审核/丁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