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第三届导师精创领航月(第三周)— 研究生导师培训

发布者:学工办发布时间:2024-07-24浏览次数:115

为增强研究生导师育人育才使命感、提升导师治学育人本领,贯彻落实《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方案(试行)》的文件要求,培育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效,720日,值第六届金陵国际护理天元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之际,我院顺利举办2024年研究生导师分类培训,研究生院校级专家王觉进教授现场督导,护理学科研究生导师与境内外护理学、社会学、生物医学工程等方向知名专家及优秀青年学者300余人共享盛宴。

此次分类培训共包含四个专题讲座,分别从学科价值、人才培养、战略需求、临床实践等方面为加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师资力量赋能提质。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十三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吴欣娟教授做《科技创新引领护理学科发展》主旨报告。深入分析了科技创新时代护理工作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未来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讲座教授、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金月教授做《护理价值,由你来增值》主旨报告。强调了护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关键角色,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种温暖和关怀的艺术。并激励各位护理同仁继续秉持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护理价值的不断增值,共同为患者的健康福祉和医疗服务的优化贡献力量。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孙宏玉教授做《主动健康领域的护理科技创新》主旨报告。报告聚焦慢性病、大数据、智慧健康等主题,介绍了构建主动健康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彰显护理学科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胡晓静教授做《临床护理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的举例》报告。将临床护理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科研意识。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探索护理问题的本质,提升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研究生导师培训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部署,将护理学科的发展提升到了新高度,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护理学院将继续坚持“大健康、大护理、谋融合、共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导师质量提升力度,科学布局,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为护理学科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雷阳、刘一帆;图片:雷阳、刘一帆;审核:朱姝芹、许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