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许勤院长一行去往无锡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兰天,副院长朱姝芹,护理研究中心主任李现文,学工办辅导员刘一帆,本研学生代表参与活动。本次活动围绕“‘锡’阳护老红心筑梦”为主题内容,分别去往无锡藕塘护理院、无锡第一党建支部基地、荣毅仁纪念馆等地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基地+1:正式挂牌全省首家“基层医疗机构嵌入式”护理院
7月22日上午10点,“聚智汇力 赋能医养”校地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无锡藕塘护理院开幕。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许勤作主题讲话,她强调了深化校地协同发展对学院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健康的战略意义。并指出,暑期社会实践是打破“象牙塔””的关键,也是淬炼护理人才职业初心的重要过程。后续,学院将持续推动校地融合,搭建优质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学生人文关怀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开幕式上,高兰天副书记、副院长与无锡惠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顺平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这也是学院首次挂牌“基层医疗机构嵌入式”护理院作为大学生实践基地。
开幕式后,护理学院院长许勤、副院长朱姝芹、护理研究中心主任李现文共同参与了《基层医疗机构嵌入式护理院建设与运营规范》标准预研会。会上,三位专家结合学院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校地协同实践等做法,为行业标准的科学制定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防暑妙招“新鲜出炉”,手指操“活学活用”
研讨会同期,护理学院2025 年暑期社会实践 “‘锡’阳” 计划分队在藕塘护理院三楼活动区域开展 “乐享健康,安全度夏” 主题护老活动,过程中精准聚焦老年人夏季健康需求,巧妙融合专业科普与趣味互动。
杨玉婷同学带领老人们练习趣味手指操,有效活动关节,现场充满活力与欢笑;石之祎同学作为学院“安宁疗护”团队代表,围绕老年人心理健康,分享情绪调节妙招,引导晚年积极心态;阮诗涵同学则侧重于夏季科学补水、饮食及外出防暑知识科普,筑牢夏日健康屏障。手工折纸环节,志愿者与工作人员悉心指导,老人们兴致盎然,一件件作品在温馨互动中诞生。
本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提升了护理院老人们的健康素养与生活乐趣,为其炎炎夏日送去了清凉与慰藉,更彰显了护理学子“以老为尊、以护为责” 的职业温度。
看、听、悟——高温下的思政课超“燃”!
7月22日下午,“‘锡’阳”计划分队走访了无锡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无锡第一党建支部基地与无锡荣毅仁纪念馆,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深度融合。
在无锡第一党建支部基地——这座无锡革命的摇篮,珍贵的史料图片、详实的现场讲解都将书本上的党史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鲜活教材,让团队成员们系统了解了无锡地区早期党组织筚路蓝缕、星火燎原的光辉历程。“南医微天使”微团课宣讲团成员杨玉婷以“‘南丁格尔精神’映照下的党史传承” 为题进行现场宣讲,深入探讨当代团员青年如何从党史中汲取力量、躬身践行。
全体党员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响彻展厅。活动中,团员青年追随党员足迹,在红色基地深切感悟早期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与牺牲精神,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
在荣毅仁纪念馆,团队成员们漫步于古朴的庭院与展室,通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展品、一句句发人深省的家训格言,了解荣毅仁先生克己奉公、勤俭自律的感人事迹,“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廉洁理念深深浸润了每位学子的心灵。
“作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这还是第一次带着‘学习者’的身份逛红色地标!” 团队里两位本地同学感慨。“平时很少注意的建筑里竟藏有这么珍贵的‘精神密码’!”
这堂高温下的思政课,以实景、实物、实情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护理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共情的精神力量。
“专业实践”让护老服务更有温度,“红色研学”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本次无锡之行虽已告一段落,但“新时代护理人”仍在成长路上。未来,护理学院将继续以实践基地为纽带,让专业服务温暖更多老人,让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养,在护佑健康的征途上续写新的篇章!
撰稿:邱薇、阮诗涵、刘一帆;图片:温欣、杨玉婷;审核:许勤、高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