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正好,师恩长忆。教师节前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护理部迎来了一份“不期而遇”的感动——当天,老师们正在专注指导实习同学的临床实操训练,一阵敲门声轻轻响起,开门瞬间,一声清脆的“老师好!”唤醒了所有人的记忆,定睛望去,竟是2020级护理驻点班罗亦程、王薇两位同学,她们微笑着手捧鲜花站在门口。望着眼前笑容灿烂的姑娘和手中充满情意的鲜花,老师们一时语塞,现场唯有感动的泪花与师生紧紧的拥抱,真情流露久久不能平复。
两年前,两位同学作为护理驻点班学生在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度过充实而难忘的见习与实习时光;两年后,她们以优异成绩分别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王薇同学更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佳绩脱颖而出。两位同学在与学弟学妹的现场交流中,动情地回忆起在医院的成长历程,从理论授课到临床见习,从技能竞赛到考研备战,医院为她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实践平台。临床老师们不仅在学业上悉心指导,更在生活与心理上给予温暖支持。正是这种“医院即课堂、临床即教材、医护即师资”的院校协同、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让她们深耕临床一线,夯实专业基础,坚定职业信念。两位同学还带来同届同学的多重喜讯,或成功考研“上岸”,或进入临床岗位表现优异。这一切,都离不开护理学院与驻点见习医院协同育人的扎实根基与持续推进。
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自2019年开始探索“2+2”校-院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整合学校、临床和社区资源,探索多点教学同质化人才培养路径。学生从三年级就进入临床一线,实现“理论-见习-实习”有机结合,打破传统院校教育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壁垒。近年来,学院紧扣“产教融合、校院协同”主轴,以“平台、队伍、项目一体化建设”为基础,基于院院融合平台,深入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沉浸式师资培训,强化主体育人角色。持续深化“精益扬帆”师生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整合教师专业竞赛、创新教学培训和示范公开课等活动,联动学生人文沟通-基本操作-专科操作-临床实习的阶梯式竞赛,促进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
以罗亦程、王薇为代表的同学们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只有当学院的理论教学与医院的实践平台深度交融,只有当学生的成长路径与校院的培养目标同频共振,才能培养出既具扎实功底又富人文情怀的优秀护理人才。我们相信,这样温情的故事,还将在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继续发生;我们期待,更多护理学子能在这片沃土茁壮成长,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优秀人才。
罗亦程:2022年8月26日,我初到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老师们的热情帮助和温馨的集体氛围让我倍感温暖。一年的驻点学习,不仅让我积累了专业知识,更坚定了考研深造的决心。大四实习期间,我一边适应临床节奏,一边全力备考。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伴的鼓励下,我不断调整、坚持努力,最终成功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研究生。这段经历让我深信:每一份付出终有回报,每一段成长都值得珍惜。值此毕业三周年重返医院,心中充满感恩。感谢所有老师的培养与关怀,也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母校护理学院越办越好!
王薇: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时光,始终是我温暖的记忆。前年四月,我开始了实习与考研的双线奋战。白班跟进护理、执行医嘱,夜班应对突发状况,回到宿舍常只剩疲惫。所幸带教老师们察觉我的焦虑,不仅包容支持,更鼓励我利用间隙学习。在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组建了操作小队,一次次练习看似枯燥,却在考研复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首战未捷,但来自医院的温暖从未褪色。如今二次努力,终圆梦北大,老师们都为我由衷欣喜。值此教师节,衷心祝愿所有老师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这份师生情谊,我将长存心间。
图/文: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护理学院教研办 审核:嵇艳